近期,多家商業銀行宣布分支機構停止營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融許可證信息查詢系統顯示,2023年以來,已有超千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終止營業。但同時,也有超700家銀行分支機構新設成立。
分析人士表示,分支機構經營調整與商業銀行優化網點布局有關,可進一步提高銀行經營效益,優化客戶體驗。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線下網點需要與線上協調,發揮合力。
業務多由其他分支機構承接
金融許可證信息查詢系統顯示,2023年以來,終止營業的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共有1062家,類型涵蓋支行、社區支行、小微支行、分理處等。
7月4日,本溪銀保監分局批復同意建設銀行本溪建工支行、本溪中街支行、本溪溪湖支行三家支行終止營業,并注銷金融許可證。6月27日,遼寧銀保監局批復沈陽農商銀行萬壽寺分理處等17家網點終止營業。
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是終止營業銀行的主要類型。7月3日,浙江銀保監局同意溫州銀行杭州三新家園社區支行、杭州同仁家園社區支行終止營業。6月30日,天津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北京銀行天津薊州商貿街社區支行、天津瑞江道社區支行終止營業。
從多家銀行發布的公告來看,被裁撤的銀行網點業務多由其他支行承接。例如,招商銀行大連西崗支行于6月26日起終止營業后,所有業務全部由上級行招商銀行大連分行接收,并由大連華府支行具體**。華夏銀行廣州江南果菜市場小微支行6月30日終止對外**柜臺營業后,全部業務暫由廣州白云支行承接。
物理網點仍有存在必要
對于分支機構終止營業的原因,今年4月,新疆塔城農村商業銀行在新華街支行終止營業時表示,這與該行網點優化方案有關。還有銀行人士表示,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部分銀行網點的客流量一般,且部分區域網點較為密集,裁撤能夠更好地提高經營效益,優化客戶體驗。
對于部分社區銀行、小微支行的布局調整,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指出,社區支行、小微支行功能相對單一,服務人員較少,在客戶金融需求綜合化的趨勢下,難以一站式滿足客戶需求,存在服務短板,對物理網點的調整是必然趨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身為銀行線下經營載體,物理網點仍有存在必要。某股份行分行人士向記者透露,該行計劃在當地某鎮成立一家支行,主要服務普惠小微客戶。工商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全年該行新建、遷建網點587家,在中心城市、新興市場等潛力地區新投入網點91家;下沉縣域鄉鎮網點65家,新增覆蓋貴州、四川、云南等地空白縣域,網點縣域覆蓋率穩步提升至86.2%。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顯示,2023年以來,共有754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新設成立。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稱,近年來不同類型銀行營業網點數量的變化趨勢不同:國有大行網點布局更全面,數量更多,數量略有下降;股份行等銀行為了強化區域布局,網點數量有所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分支機構在布局調整過程中,應做好客戶宣傳解釋工作。遼寧銀保監局在批復沈陽農商銀行萬壽寺分理處等17家網點終止營業時表示,銀行應做好相關人員安排和業務歸并工作,確保終止營業工作平穩進行;加強內控管理,做好對外宣傳工作,避免出現擠兌和管理失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