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等各種***,對于當前的宏觀經濟情況都是十分重視的,而宏觀經濟情況對于我們多數***者來說,是很難進行全面了解的。但是我們主要可以從ppi和cpi這兩個數據情況來進行了解,那么這ppi和cpi分別代表什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ppi和cpi代表什么?
【1】cpi:全稱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表示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它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CPI指數大致上都是分為食品、住房、交通、醫療等幾大類,是一個比較大的籠統概念,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2】ppi:全稱為生產價格指數,表示工業品價格變化。其數據來源于對廣大企業生產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三個生產環節的調查,記錄各環節對應物資的價格變化情況,經過復雜的計算形成最終數據。
兩者往往被用于衡量通貨膨脹,在多數情況下,這兩者的走勢并不會同步,甚至還存在著相反的可能性,并且一正一負。這種情況往往發生是因為物品的傳導機制問題和經濟周期不同導致的。
但二者之間又會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生產是消費的基礎,因此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后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后波及消費品。
如果說我們想要關注這兩個指標的變動情況,那么就可以關注統計局官網。每個月,國家統計局都會根據各地上報的數據,進行加權計算。數據會在月末的兩周后發布在國家數據網站上。且月度數據在發布的4個月后有一次修正,年度的修正在2月份發布,隨公布的1月份數據一起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