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覺得社保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險保障不足,但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買商業養老保險、怎么買養老保險。以下小編教你一些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小竅門,希望對你有幫助。
究竟是選擇分紅型還是固定預期年化利率型,也不只是購買者自身是保守消費者還是激進***者那么簡單。一份合適的商業養老保險,它與銀行預期年化利率、繳費方式、購買時機、年齡甚至是家族壽命史,都有著密切關聯。
從大的方面,你需要考慮幾點:
一般來說,保額可以大約是個人年收入的5到10倍,即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如果發生風險,家庭生活在未來5年至10年之內不受影響。
確定養老險的類型。市場上的傳統型和有保底預期年化利率的分紅型養老險回報額度較為明確,適合一般工薪階層;而投連型和多功能型由于投入較高,適合***意識較強及高收入人群。
要確定領取年齡、領取方式以及領取年限。領取年齡在投保時可與保險公司約定,一般限定50歲、55歲、60歲、65歲幾個年齡段;領取方式分一次性領、年領和月領;領取年限,有的規定20年,有的規定領到100歲,有的規定領至身故。
1、預定預期年化利率:越高越好
商業養老保險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產品,因此,受預期年化利率波動的影響會非常大。這是因為,商業養老保險的預期年化利率都是根據當時的銀行預期年化利率為基準推算的,而且它的保險期一般都比較長,短則十年,長的會達到幾十年。
在壽險產品中,有一個繞不開的詞是“預定預期年化利率”,這是保險精算師在設計產品時為保單設定的每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主要是參照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設置的。預定預期年化利率越高,保險產品的競爭力越強,但保險公司為此也要承擔更多的經營風險。
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高達10%,當時的養老保險產品預定預期年化利率平均達8.8%,回報率非常之高。
隨著央行連續次降息,傳統的高預定預期年化利率壽險產品產生了大量利差損。1999年,國家保險監管機構規定:保險公司在厘定保費時,預定預期年化利率不得超過年復利2.5%。參照一年期定期存款稅后預期年化利率3.93%,可以得出結論是,已更適合購買分紅型養老險,因為分紅型養老險將固定預期年化利率轉變為浮動預期年化利率,其實際分紅和結算預期年化利率視壽險公司的經營水平而定,不受保監會規定的年預定預期年化利率不超過2.5%的限制。這類產品適合對長期預期年化利率看漲、對通貨膨脹因素特別敏感的人群。
2、購買時機:越年輕保費越低
如果有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計劃,一定要趁早,因為越早購買越劃算。保費與投保年齡是成正比的,越年輕保費越低,而且在紅利的積累上也更劃算。
國內的壽險主要針對0至50歲的人群,針對50歲以上人群的壽險非常少,特別是重疾病險,基本上無法**。對于養老保險,雖然65歲以下的老年人還可以**,但過了50歲購買就需要繳納很高的費率,而且保險公司會設置很多的限制條件,如超過50歲的人投保需接受嚴格的體檢等。
即使是相差一歲,保費也會大有不同?!扒f不要小看年齡的差別。一般相差1歲,每年保費就要少繳2%左右,因此即使投保人選擇生幾天投保,與過了生日再投保,保費差別也可能會上萬元?!蹦潮kU公司負責人分析,由于保險公司最終給付被保險人的養老金是保費復利計算產生的儲蓄金額,所以保費與投保年齡相關。投保人年齡越小,儲蓄的時間越長,相同保額不管期繳還是躉繳,繳納的保費額都相對較少。
另外,在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還有一個猶豫期需要留意。所謂猶豫期就是指,拿到合同后一定期限內,可以選擇退保。猶豫期大多在10天之內,在猶豫期內退保,可以全額退還,有個別公司收取10元工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