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快餐行業的發展,以及其他外資品牌陸續進入中國,麥當勞的吸引力逐漸變得很小。近日麥當勞改名金拱門,在網上引來一大片調侃,其背后的人原因又是什么?下面就來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麥當勞改名金拱門
10月20日,麥當勞改名金拱門一事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論,工商信息數據顯示:10月12日,麥當勞(中國)已正式變更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而后,麥當勞(中國)證明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麥當勞改名金拱門后,麥當勞官方回應道:麥當勞與中信及凱雷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后,因業務發展需要,自2017年10月12日起,麥當勞中國總部的企業名稱變更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這一變更主要在證照層面,日常的業務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麥當勞改名金拱門背后的原因
麥當勞改名金消息一出,“金拱門”名稱的由來被紛紛猜測,實際上,此次更名發生在2017年8月麥當勞成為中資控股之后。而麥當勞和中信的“淵源”也早可追溯。
而在出售中國業務股權前,麥當勞在亞洲市場早已遭受挫折——出售了日本、拉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股份。如今麥當勞現在中國快速拓張,本土化的同時也面臨風險。麥當勞改名金拱門其實只是背后的一個縮影。
第二,從企業運營來看,采用特許經營權戰略后,麥當勞或有失去對知識產權、食物來源和服務質量等問題控制權的風險,而這些不穩定因素會對企業穩定性造成一定沖擊,麥當勞必須考慮如何更好地管控龐大的特許經營商。
對于諸多洋快餐來說,快速適應中國市場變化并作出有效反應成為關鍵。但無論如何,瓶頸期過后既是分水嶺,麥當勞的道路似乎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