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發行的靠前套郵票是“大龍郵票”。這個圖案是怎樣確定下來的,當時有沒有備選方案,而且明明就是個龍,為什么叫“大龍”呢?那么大龍郵票收藏價值高不高呢?對于這個問題想必很多收藏郵票的愛好者都比較關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大龍郵票的收藏價值。
中國靠前套郵票,即“大龍”郵票。由于時代久遠,收藏市場中對于該郵票不同種類、不同版本價值判斷說法非常多,例如,在嘉德2008春季拍賣會中,大龍郵票三枚全,中上品以5376萬元價格成交。
如果我們對郵票發行的歷史進行了解的話,就可以發現,其實我國真正意義上發行的靠前枚正式郵票是大龍郵票,這種郵票的發行時間是19世紀70年代末,那個時期還屬于清***統治時期,當時的***在北京、天津、上海以及煙臺等地設立了郵政機構,而這種機構是歸海關內管轄的。
這家機構成立以后,上海海關便造冊了當年以盤龍為圖案的郵票,當時印制這種郵票是一套三枚,由于在這枚郵票的正中央繪制的是一條五爪蟠龍,而且郵票的顏色和面值是不一樣的,這類郵票被稱之為大龍郵票。
如果我們對這套郵票都進行了解,就可以發現,當時的負責這套郵票設計的人員,他們設計出了三款郵票草圖,分別為云龍、寶塔以及萬年有象圖,相對于其他兩種類型來說,其中的萬年有象圖是最有收藏價值的,不僅如此,當時這種大龍郵票的發行量大約達到100萬枚,郵票的種類分成了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三種類型,也是有史以來,我國靠前套郵票。
因為這套郵票距離現在的時間比較久了,在收藏市場中的評價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想要真正了解這套郵票的收藏價值,還需要按照不同郵票的種類和版本加以區分。但從以往這種郵票的成交市場來看,這種我國正式發行的靠前套郵票確實有著很高的收藏潛力,是值得收藏者關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