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是指由***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農村也都開始交醫療保險了,近日關于2018新農合繳費標準出爐,多地新農合繳費標準上漲30元。
2018新農合繳費標準是多少?
新農合對農民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政策,新農合的每一次調整都關系著農民的切身利益。據悉,2018年的新農合將再次做調整,即繳費比例上升,所以未來農民可能要繳納更多的錢在新農合上。
自9月起,各省市已經陸續開始進行新農合的繳費。截止目前,已經有不少地方出臺了2018年新農合的繳費標準,安徽、海南、大連等地已經發出文件,上漲30元,個人繳費達180元;吉林省繳費提高到240元。也就是說,與2017年相比,繳費150元的地區上漲到180元,繳費180元的地區上漲到240元。
新農合的繳費比例上漲了,相對應的財政補助也會上漲,據悉各地財政補助普遍上漲至500元以上,具體數額則需要各省市出臺文件說明。
同時,新農合的報銷比例也會有所上漲。如果是在鄉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超過800的部分,報銷比例是高達90%。其他情況的報銷比例如下:
門診補償:村衛生室就診報銷60%,而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
住院補償:鎮衛生院報銷60%,三級醫院報銷30%
大病補償:一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在400元以下,則不設起付線。而省三級醫院補助比例提高到了55%。肺癌等近12種疾病,新農合補助最高達到70%。
當然,對于農村的一部分人來說新農合是實行免繳制度,同時享有新農合的所有權益,僅限于以下幾種類型的農民:
1、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殘疾農民;
2、由村集體進行撫養的人;
3、農村低保戶;
4、農村五保戶;
5、農村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6、其他符合免繳新農合條件的。
2018新農合報銷比例怎么算?
普通門診統籌,城鄉居民醫保不設立個人賬戶,依托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普通門診統籌。統籌基金在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分別支付50%、60%,并設最高支付限額。
門診慢性病統籌,原則上在二級及二級以下定點醫院機構開展門診慢性病統籌,具體定點醫療機構范圍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通過協商簽訂協議方式確定。門診慢性病補償比例為60%,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6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