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退休(含退職)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8年12月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確定。
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月增加標準由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構成,對符合條件的人員予以適當傾斜:
(一)定額調整部分。退休人員每人按55元調整。
(二)掛鉤調整部分。
1.與退休人員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退休人員按本人2018年12月發放基本養老金標準的2.56%調整增加。
2.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掛鉤部分,月增加標準按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1元。
繳費年限累計后剩余月數為6個月以內的,按半年計算;7個月以上、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退休人員的入伍時間以退休審批時組織認定的為準。
(三)適當傾斜部分。
1.在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的退休人員,在本次定額調整、掛鉤調整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發40元。www.wifi03.com
2.對2018年12月31日以前**退休手續的企業軍轉干部,2018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低于2543元的,補齊至2543元后,再參加本次基本養老金調整。
(一)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和全民合同工等退休人員,1990年底前符合國家、省規定的連續工齡,在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可以按照每年1元的標準增發養老金。本條規定僅適用本次養老金調整,不涉及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及其他待遇問題。對于1990年底前已經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年限不重復計發。
(二)“5·12退休干部”、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規定享受100%退休費的退休工人養老金調整,按以往辦法與離休人員同步調整,不納入本次調整范圍。
(三)納入各設區市、縣(市、區)機關事業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籌,執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退休人員,待遇調整參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標準執行,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綜上所述,社會保險是真的對我們非常有用,每年的調整也是針對我們來進行的,年輕時可以多繳點,退休時就可以多的點養老金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9阿克蘇養老金新政策:上漲了多少?眾所周知,這幾年養老金政策做了很多次調整,從2005年開始,我國退休養老金已經14連漲,在2019年將會實現15連漲。接下來,保險海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9阿克蘇養老金新政策,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為2018年底前已按規定**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此次調整,繼續統一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一、定額調整
體現社會公平,是指每人每月統一標準增加的同等金額,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定額增加養老金主要根據各省市地方政策來確定。
二、掛鉤調整
1、與繳費年限掛鉤
2019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其中,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
2、與養老金水平掛鉤
將退休人員2018年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由高到低劃分三檔,527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3770元(含)~5270元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3770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60元。
三、適當傾斜
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對在2018年底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進行調整后,再次享受到40元至70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
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
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
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在此基礎上,今年新增了對65歲以上退休人員中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
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準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于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于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退休養老金本來就是國家為給居民喪失勞動能力也就是退休之后的生活提供基本物質保障而出臺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想要突然大幅度增長本來就是不現實的。再者,退休養老金的調整本來就是攸關民生的大事,影響近1.18億退休人員的生活,不可能隨意進行調整。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我們的退休金就會隨之上漲。事實上,由于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退休金也在不停上漲。遠從2005年開始,我國的退休金就一直處于上漲趨勢,截止至2019年,已持續增長了15年。區別是,由于早年經濟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對應的養老金也隨之以每年約10%的幅度快速上漲;如今經濟增長趨于平緩,所以退休金的增長速度也日漸平緩,約為5%~6%。
最新消息稱:由于養老保險計發和改革機制都需要調整,所以明年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數額將會有很大變化。至于確切的調整數據,要到2020年3月官方才會公布。一般而言都是先公布一個人均數據,再由各地地方根據所在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制定最終的調整方案,報財政部審批確認無誤后,落實執行。
至于具體如何調整,一般是將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相結合。定額調整,顧名思義就是整個地區的所有退休人員調整的數額相等,體現社會公平,一般在30~80元之間。掛鉤調整,就是將退休金調整額度和繳費年限、繳費金額掛鉤,年限越長、金額越多,養老金調整的就越多。所謂傾斜調整,就是向特殊人群傾斜,例如高齡退休人群以及退休干部等,體現社會主義人道精神。
養老金的上漲與否是一個復雜的評估過程,不僅要考慮我國的經濟大環境,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各地物價水平、工資水平、自身發展、財政情況等。
退休金:退休金(PensionPlan),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
現在退休工資由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40歲退休計發數月233,50歲退休計發數月195,60歲退休計發數月139,70歲退休計發數月56)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例如一名男職工2010年其60歲退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賬戶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那么他的基礎養老金=(3566元+3566元*0.6)+2*15*1%=427.92元,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元/139=359.79元。上列兩項合并,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由于是各地發各地的,所以有先有后,時間窗口并不統一。近年來都是上海第1個落實發放的。
以2019年為例,上海企業退休人員5月份就拿到了增發和補發的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是在6月份拿到的。
繼上海之后,有幾個省份也先后步入靠前梯隊,在6月左右落實發放。但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在7月發放的。個別地區拖拉到了8~9月份。2020年也會差不多。
需要提醒朋友們的是,無論是5月,6月,7月還是8,9月落實發放。調整的養老金標準都會從當年的1月1日起計算,落實之月增發或補發的養老金也會一次性補齊。
綜上所述,即使是未來幾年,養老金也會繼續保持增長趨勢,肯定會一年比一年高。已經退休或者還沒退休但快要退休的人們,就安心等著吧,好好享受生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