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那么如今我國的
保險行業怎么樣呢?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保險業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時也面臨一系列有待改善的問題。
先說好的一面,靠前,國家把保險放在了經濟推動器和社會穩定器的戰略地位,有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發展。第二,國民經濟持續的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而且對保險的認可度加大,所以保險的需求是很好的。第三,從現在到2020左右中國會出現一個人口紅利的時代,會大大的加快保險的發展,因此總的趨勢也是不錯的,但是,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誠信方面,國民對保險的了解少等都是制約保險業的大力發展,不過整體還是在不斷前進的,是處在成長期的。如果想進這個行業,現在是最好的機會,發展前景好又是處在行業的成長期機遇多。
縱觀我國保險業20年的發展,客觀地說,中國保險市場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靠前,中國保險市場基本上還處于一種寡頭壟斷。從中國目前保險市場情況分析,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四大保險公司已經占有目前中國保險市場份額的96%。而其中,國有獨資的人保、中國人壽則幾乎占去保險市場份額的70%。中國人壽占去了壽險市場份額的77%,人保占去了產險市場的78%。而機動車險市場中僅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就占82%。這就是說,中國保險市場雖然初步形成了競爭的格局,但這種以國有獨資保險公司高度壟斷市場的局面,特別是以少數幾家保險公司寡頭壟斷市場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國保險市場的特點之一。
第二,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還處于一個低水平。按照保險業發展的規律,保費收入一般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5%。從目前西方發達國家而論,年保費收入一般都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的8-10%左右,而我國1998年保費總收入約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費計算,僅為100元人民幣,雖然較恢復保險業務初期的人均不到
10元人民幣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當然,我們要達到西方發達國家人均保費2000多美元的水平還有距離。因為,從總體上來說,我們的經濟還不發達,人均收入水平較低,但同時又說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過程中,中國居民的保險意識與***意識還要有一個提高過程。
第三,中國保險市場結構分布不均衡。從目前中國保險公司機構的分布而論,30家中外保險公司的總部基本上都設置在北京和中國沿海城市。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雖然在**已普遍設立,但多數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城市,這就造成了保險市場發育不均衡性。這種分布上的不均衡,對中國保險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外資公司與合資公司,雖然其數量已占**保險公司總數的56.7%,但它們100%分布在沿海與發達城市,又沒有遍布的分支機構,所以其市場份額僅占0.69%。
保險行業怎么樣?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國的保險行業在國家政策、經濟快速增長等眾多利好因素下取得了良好發展,但客觀來說,我國的保險市場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保險市場結構分布不均勻,中國居民的保險意識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