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赤腳醫生”的鄉村醫生為農村的醫療平臺撐起強有力的保護傘,但是鄉村醫生的待遇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鄉醫的退休問題和編制一直沒有落實,這導致很多畢業的大學生都不愿成為基層醫生。在邊遠的農村,生病就醫就只能依靠鄉醫來治療,風力雨里的鄉村醫生的保障卻一直沒有得到落實,這個神圣而艱巨的職位吸引著很多朋友,但同時鄉醫不完善的社會保障也讓很多朋友忘而止步。那么,2019年鄉醫待遇落實哪些?鄉醫編制最新待遇有哪些新的消息呢?接下來,本站為您介紹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鄉村醫生保障著我國8億農村人民的身體健康,但是人才引不來、留不住,“赤腳醫生”難以考取執業資格,是一些鄉村面臨醫療“真空”的重要原因。鄉醫編制最新待遇有哪些?在最新的消息中指出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力爭使鄉村醫生總體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逐步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鄉村醫生各方面合理待遇得到較好保障,基本建成一支素質較高、適應需要的鄉村醫生隊伍。圍繞這一目標,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就拿寧夏省的醫生補助來說離崗時年滿60周歲及以上且健在的已離崗鄉村醫生和將要離崗的鄉村醫生,按其從事鄉村醫生工作起,累計到年滿60周歲止實際工作年限×15元/月的標準,逐月發給生活補助;
2019年鄉醫待遇落實哪些?據最新消息了解到,***會盡快解決鄉村醫生的基本工資待遇和養老保障問題,鄉村醫生保障問題一直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會很大的解除大家從業后的后顧之憂;改變鄉村醫生身份,做一個有尊嚴的鄉村醫生,不再是大家心里的那個赤腳大夫;鄉村醫生最新政策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將鄉村醫生逐步納入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分配、統一使用、統一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