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通性不同:狹義貨幣具有高度的流通性,可以隨時用于進行交易和付款。而廣義貨幣具有較低的流通性,需要通過一定的程序才能變成可交易和可支付的資產;
2、功能不同:狹義貨幣主要起到交易媒介和支付方式的功效。而廣義貨幣除了具備這些功能外,還起到計價單位和儲藏價值的作用;
3、體現不同:狹義貨幣主要體現了經濟里的現實購買力,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水平有關。而廣義貨幣主要體現了經濟里的潛在購買力,與***和中間市場活躍水平有關;
4、指標不同:狹義貨幣是中央銀行調控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指標之一。而廣義貨幣是中央銀行關注社會總需求改變和將來通貨膨脹壓力指標之一。
狹義貨幣m1由流通里的現金和單位活期儲蓄的總和組成。貨幣m0代表流通里的現金,貨幣m1=貨幣m0+單位活期儲蓄。貨幣m2是在m1的基礎上增加準貨幣的一部分,即:定期存款+居民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用戶存款+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非存款金融機構存款。貨幣m3=m2+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即:國庫券、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等。
廣義貨幣增速是指流通里的現金、商業銀行的活期儲蓄、定期存款、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的供應速率增加,可以說是貸款的投放速率增加。廣義貨幣增速越快、增長越大則經濟貨幣化水平越大,金融業越發達。相反,廣義貨幣增速變慢則經濟事項、金融業都是相對落后的。
廣義貨幣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它和狹義貨幣相對應,是貨幣供應的一種形式,用M2表示,一般用戶所說的貨幣供給量就是指M2。M2的流動性相對較差,通常反映了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和市場需求的變化。M2=M1+廣義貨幣企業機構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本文主要寫的是狹義貨幣和廣義貨幣的區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