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危機的特點為:
1、涉及范圍特別廣: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部門的危機。
2、持續時間比較長:從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個年頭。
美國經濟危機影響為:
1、提高了***對經濟的政策參與性,即凱恩斯主義;
2、以關稅的形式強化了經濟的民族主義;
3、激起了作為共產主義替代物的浪漫-極權主義政治運動(如德國納粹)。大蕭條相對于其他單一原因來說是最能夠解釋為什么在1932年到1938年之間歐洲**和拉丁美洲各國政治逐漸右翼化。
4、使德國、日本為了擺脫大蕭條開始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與法西斯主義道路。
5、阿道夫·希特勒、東條英機等獨裁者的崛起,間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6、為蘇聯的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時期。
美國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為:
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成果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的惡性發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社會,由于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少數壟斷資本家占有大部分生產資料,他們為了無限制地追求利潤,尤其是在經濟繁榮時期,不斷地擴大再生產。這就勢必打破平衡,引發惡性競爭,激化社會生產各個部門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新的經濟危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