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供分配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應付股利。這個公式表示,可供分配利潤等于企業的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和應付股利;
2、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利潤-法定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提取-補充流動資金提取。這個公式表示,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是在可供分配利潤的基礎上,扣除了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提取等項目后的金額;
3、留存盈利=可供分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這個公式表示,留存盈利是可供分配利潤扣除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后剩余的金額,企業可以將其留作以后的再***或其他用途。
1、定義不同:可供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內的盈余,可以用于分配給股東、支付紅利、積累留存盈余或用于其他用途。凈利潤是指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內的總收入減去總成本、稅項和其他費用后的盈余;
2、用途不同:可供分配利潤可以根據企業的決策用于不同的目的。它可以作為紅利分配給股東,用于增加留存盈余或再***,或用于償還債務等。凈利潤表示企業在會計期間內的實際盈利情況,它可以用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償還債務、支付股息以及積累留存盈余等;
3、表示方式不同:可供分配利潤通常在財務報表的綜合收益表或利潤分配表中單獨列示,以顯示企業決策后的盈余分配情況。凈利潤是財務報表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在利潤表或綜合收益表中列示,用于反映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內的總盈利情況。
1、資本公積:資本公積是指企業通過股份發行、新股認購、資產重估等方式所形成的超過股本的資金,該部分利潤可以轉入資本公積賬戶。資本公積可以用于吸收虧損、增加注冊資本等;
2、盈余公積:盈余公積是企業利潤中,根據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要求需要保留的一部分。例如,一些國家規定企業應將一定比例的利潤轉入盈余公積,以用于未來發展需要、補充資本、抵消虧損等;
3、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特定規定,某些企業在利潤中應轉入的公益事業基金。這些基金可以用于公益事業支持、社會責任活動、環境保護等目的;
4、報廢損失公積:報廢損失公積是指由于企業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報廢或者減值所造成的損失,在部分國家的法律法規中要求企業將這部分損失轉入公積賬戶;
5、稅金及罰款結轉: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可能需要繳納稅金和承擔罰款,根據稅法規定或相關合同附加的罰款,企業可以將相應金額從利潤中轉入公積賬戶。
本文主要寫的是可供分配利潤三個公式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