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油畫是一幅著名的油畫作品,其作者是董希文先生。這幅開國大典油畫描繪的是新中國成立時天安門國慶典禮的盛況,這幅作品被很多人贊譽過。可以想見,這幅開國大典油畫有多精彩有多吸引人,這是一幅藝術價值與鑒賞價值兼具的藝術作品。那么,你對開國大典油畫鑒賞過嗎?你欣賞過開國大典油畫圖片嗎?接下來,愛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開國大典油畫鑒賞,一起來欣賞開國大典油畫圖片吧。
董希文先生的油畫《開國大典》創作于1953年,所描繪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成立時天安門國慶典禮的盛況。場面氣勢恢宏,喜慶氣氛熱烈,***和其他***神采奕欒,氣度不凡。藍天白云,風和日麗,廣場開闊,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
畫家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作者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造成強烈的對比,并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在寫實手法的描繪中,畫家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透視和光影的處理都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在畫面的右側部位減去一根柱子,這些都是為了適應并強化畫面主題和總體的需要,同時也適于中國廣大讀者的審美情趣。還應該提到的是,這些作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抒情性。
開國大典油畫鑒賞,開國大典油畫圖片欣賞:
開國大典油畫鑒賞:***主席看了油畫《開國大典》說:“我們的畫,拿到國際間去,別人是比不過我們的,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民族形式。”《開國大典》一直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它深入人心,也凝聚著一代又一代新中國建設者的愛國情感。畫家艾中信曾作過如下分析:“從構圖到設色,從人物到場面,它的氣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國的風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處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側,不僅是手法的大膽,重要的是他懂得構圖的大局……《開國大典》的大塊色彩,通俗易懂,看起來似乎簡單,但這大紅、碧藍和金黃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個風和日麗日子里一個莊嚴熱烈的場面描繪出來……”
開國大典油畫鑒賞:徐悲鴻看了《開國大典》之后評價:“缺少一點油畫特色。這里所說的“缺少一點油畫特色”,是指這幅畫在很大程度上運用了中國傳統畫的手法和風格。但這恰恰被很多畫家認為正是《開國大典》的成功之處。如果按傳統油畫用光和設色的手法去創作,這幅畫就不會有這種熱烈的氣氛。
開國大典油畫鑒賞:董希文在他的寫實油畫中,吸收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營養,如明快響亮的色彩、某種裝飾意味等都體現了中國藝術的精神和審美理想。《開國大典》總體性說就是極端嚴謹的素描,飽滿而富裝飾性的色彩,線條流暢的對稱性構圖素描和色彩在作為油畫中的主要元素在各個時期有各自的強弱地位,并不能一味的說哪一方多么的重要,并且近現代繪畫在構圖元素反面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開國大典油畫鑒賞:油畫材料本身的特點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效果,這給了畫家很大的發揮空間。個人認為油畫的特點只能從跟其他畫種的特點對比來說明。油畫材料總的效果厚重飽滿,可以描繪很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制造出豐富的機理效果,同時其也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迷人的光澤,這些是其他畫種所不具備的特點。《開國大典》體現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藝術不是生活毫不走樣的“復制”,藝術的真實,不是生活的真實。藝術的表現,是由主題的需要而決定的。
經過愛藏網的小編對開國大典油畫鑒賞,以及對開國大典油畫圖片欣賞之后,大家看完應該也已經知道為何開國大典油畫能受到如此多的贊譽了。開國大典油畫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而且油畫題材重大,是一幅值得我們去品鑒與研究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