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文殊院成都老報館”店內展示了一份光緒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的《蜀學報》,共有13頁,據說是成都興辦報館后出版的靠前張報紙,希望記者來看看。
近代靠前報紙
廣告宣傳辦學
昨天下午,記者在位于文殊坊的成都老報館”見到了這份泛黃的老報紙——第十二期《蜀學報》。該報大小相當于一本4開的書籍,從右到左縱向排版,共有13頁,靠前頁上寫明了報紙的名字是蜀學報”,發行的時間是光緒戊戌七月中旬,發行地點則是成都尊經書局”,封面的左側是報紙的目錄。報紙分為四個欄目:諭旨、奏折、論文以及新聞,大部分都是宣傳維新變法、富國強國的文章。
據成都市收藏家協會集報專業委員會會長陳志強介紹,《蜀學報》是我市近代靠前張報紙,而第十二期《蜀學報》是成都地區迄今為止民間所發現的最古老的一份報紙。在報紙的第三頁,記者發現了一則廣告,大致意思是宣傳學堂。據史料記載,這則廣告是《蜀學報》創辦以來的靠前則商業廣告,當然也就是成都報紙刊登的靠前則廣告。
宣傳維新變法
不到半年就被禁
《蜀學報》的創辦者是宋育仁,在***戰爭后,四川地區雖有不少書院,但所教課程偏重時文帖括,學生沉湎于科舉功名,以致士林風氣日壞,蜀學不興。為改革舊式書院教育,在四川學政張之洞的支持下,他在成都創辦了尊經書院并成立了蜀學會”,培養蜀中人才。光緒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的5月,宋育仁創辦了《蜀學報》,每半月出一期。
據收藏者羅松講,為了辦這份報紙,宋育仁從愛國商人那里一共募集了4500兩白銀,他在各大城市和本省州級城市設立代派處,宣傳自己的報紙,吸引讀者訂閱,巔峰時期發行量甚至突破了2000份,這在當時是非常驚人的銷量。然而這份宣傳維新變法的報紙很短命,1898年9月21日,慈禧發動了戊戌政變,在創辦不到半年時間后被查禁。
價值10萬元
希望報紙留四川
該報的收藏者羅松是成都老報館”的店主,從事報刊收集18年,一共收藏了幾十萬份報紙。羅松告訴記者,這份《蜀學報》是他5年前在送仙橋古玩市場的一個古籍收藏店里淘到的,當時那位收藏者要價4萬元,經過一番軟磨硬泡,羅松以2萬元的價格得到了這張寶貴的報紙。平時,這份報紙都被他收藏在家中,沒有給其他人分享過,為了配合文殊坊百年老報見證祖國歷史”的活動,他靠前次把這份報紙向成都市民展示。據陳志強估計,這份報紙價值應在10萬元左右,羅松對記者說,希望這份報紙留在四川,因為這是我們的資料,記錄的是我們四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