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與重疾險存在區別
人們的保險意識在不斷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保險為自己的生活保駕護航。但是很多人對
醫療險和
重疾險的區別不是很清楚,二者都屬于健康型險種,醫療險主要針對“門診和住院”所產生的費用,而重疾險針對的則是“重大疾病”。
1、醫療險報銷項目多,重疾險僅針對大病
從補償機制的角度來講,市面上最常見的補償型醫療險就是報銷制,而重疾險則是一次性支付。
先拿補償型醫療險來說,被保險人可以在保額范圍內申請報銷,保險公司按照條款墊付給被保險人或者由醫院直付(有些保險公司與醫院達成合作,費用由醫院直接與保險公司結算),被保險人決不會因此得到多余補償。簡而言之,保險公司能賠多少錢,得看你實際花費多少。
而至于重疾險,只要被保險人患上了合乎條款規定的病種,保險公司就會按照約定的保額一次性賠付,賠付金額不一定等于實際花費。也就是說,不管你花了多少錢,少了的話保險公司不會補,多了保險公司也不會扣。
2、醫療險看實際花銷,重疾險是定額賠付
商業醫療保險一般都是補償型險種,一般是在社保報銷之后,保險公司再對剩余部分進行“接力”報銷。按照前述醫療險的規定,如果被保險人已經從其他渠道獲得了賠償,保險公司就不會對已經獲得補償的部分進行賠付。
保險公司給出了三種保險金計算方法:被保險人已獲的社會醫療保險對可承保費用補償金額大于免賠額,保險金=可承保費用-社會醫療保險對可承保費用的補償金額;如果小于,保險金就等于可承保費用-免賠額;若被保險人因為沒有社保未獲相應補償,保險金=(可承保費用-免賠額)×60%。值得解釋的是,“免賠額”是指被保險人治療所發生的可承保費用中,需自己承擔的最低金額,上述醫療險的免賠額為300元到2000元。
3、在社?;A上賠償,醫療險包含免賠額
若預期醫療費高于保費,可以選擇醫療險
到底在什么情況下傾向于選擇醫療險呢?以一款中端醫療險為例,保障期為1年,補償型險種,年度醫療保額是20萬元,其中手術最高報銷10萬元,門診最高1.5萬元,其他小項目基本都是幾百到幾千不等。
上述中端醫療險的保障年齡是24歲到29歲,按照保額標準,這樣一款醫療險一年需要支付2405元的保費。
保險專家建議:“理論上來講,如果投保人預計未來一年的醫療費高于2405元,那么就可以考慮購買了。對于易生病住院或經濟條件較好的人來說,可考慮購買醫療險,作為社保醫療險的升級?!?br />值得補充的是,上述中端醫療險是事后理賠,也就是需要自己先行墊付。還了解到,醫療險通常有30天的等待期,這一期間內發病或因該病發生的就診費用,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4、
重疾險價格更便宜,但長期投意義才大
從風險概念的角度來講,因意外或疾病入院治療的概率,遠遠要高于患上重大疾病(如癌癥)的概率,所以重疾險的費率水平也就比醫療險要低很多。舉個例子,上文中提到的補償型醫療險,年交2405元可以得到20萬元的保障。如果要得到同樣保額和同等保障期限的重疾險,保費就是另一個水平。
從某線上保險比價平臺隨機挑選了一份重疾險,以24歲、男性、20萬保額等投保因子為基礎,保費測算的結果為460元/年,足足比上述醫療險便宜了1900多元。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年輕人而言,重疾的風險往往不在于此時,而是在數年甚至數十年之后,單一年度防范的意義并沒有醫療險那么大?!?br />不過,要是你購買保險的資金有限,而且日常看病花銷低或很少生病住院,但你又擔心日后得重病,無法支撐巨額醫療花費,那就可以考慮投保重疾險。根據保險公司的規定,年齡越大人身風險就越大,所以越年輕投保費用就越低。
5、醫療險含定向險種,適合于特定需求人群
正文中講到的醫療險是綜合型險種,就好比最常見的綜合型意外險。綜合型意外險會有分支,如航空意外險、乘客意外險、旅行意外險等等。醫療險也是如此,它也有定向的險種,如牙科醫療險、婦產科醫療險等專門險種,簡單來說就是針對特定風險人群。
花同樣的保費,一旦選擇定向醫療險的話,特定項目保額就會明顯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就會隨之提升。目前,很多互聯網保險平臺都可以DIY投保,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快速選擇。
6、
重疾險有25種基本病種,其他可自愿增加
重疾險保費與保障的病種掛鉤的,保障的病種越多,保費自然就水漲船高。前述重疾險能夠保障基本的25種重疾(保監會指定的基礎病種,包括惡性腫瘤、心肌梗塞等),保險公司另外又加了糖尿病、結腸炎等其他9種。
值得指出的是,投保重疾險并非病種越多越好。根據某保險公司調查的數據,通常保險公司重疾險保單最多可以包括40種或更多疾病,但是96.5%的理賠僅僅集中在10種疾病上,在這一數字中女性為97.7%,其中癌癥理賠率占84.4%。
慧擇提示:醫療險和重疾險就隸屬于健康險大范疇,這兩個險種可以應對一個人生病后所面臨的門診掛號、住院、手術、康復等各種醫療費用。但是醫療保險報銷的范圍要比重疾險廣泛,醫療險報銷項目多,重疾險僅針對大??;在社?;A上賠償,醫療險包含免賠額;重疾險價格更便宜,但長期投意義才大,這就是兩者的區別,希望您可以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種類。
醫療保險和重疾保險的區別
首先,醫療險和重疾險分工不一樣
醫療險可以報銷手術費、住院費;
而重疾險是出險之后,一次性賠給你一筆錢。
續保條件不一樣
醫療險的續保是不穩定的,如果保險公司今年賠的多了,明年可能會加價,甚至是停售不賣了。
而重疾險呢就沒有這個擔心,可以選擇保定期的,或者保終身的。
即便是產品停售了,保障也一樣在。
價格不一樣
醫療險的價格會隨著你的年齡不斷上漲,
那重疾險價格是不會變的。你投保的時候是多少,以后繳費的時候就是多少。
小孩,年輕人買重疾險比較劃算,你比方說50萬保額,一年幾千就能搞定。
而50多歲以后,重疾險就很貴了,就算只有10萬保額,差不多一年也要七八千了。
?
市場上的保險產品太多了,很多人不知道哪些產品適合自己。每月初,我們都會更新一次榜單,里邊都是市面上最有性價比的產品。
微信關注深藍保微信公眾號,對話框回復 “小白” 可以免費獲取。
重疾險與防癌險有區別
隨著保險公司的發展,保險種類也越來越多。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減少損失,您很都有必要購買
重疾險與
防癌險。您知道重疾險與防癌險有什么區別嗎?
所謂重疾險,是指以心肌梗死、腦溢血、惡性腫瘤(癌癥)等特定重疾為保險對象,當被保險人患有上述疾病時,由險企就其所花醫療費用給予適當補償的商業保險。正如其定義,保險業對“重大疾病”有明確界定。目前,各險企對于重疾病種均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頒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為基礎,包含6種必保(發病率在80%以上),19種可選,共計25個種類。除此之外,各險企會自行增加一些病種,一般都達到30種以上。
不過,重疾險雖有一定的癌癥風險轉嫁功能,卻說不上“完美”。比如,普通重疾險大多只賠付一次,有些即使可賠付兩次甚至四次,卻要求每次是不同病種,對單項病種起不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又如,盡管重疾險一般包含部分癌癥的保障,但其保障的是惡性腫瘤,而原位癌(皮膚原位癌、***頸原位癌等)之類的輕度癌,卻不在普通重疾保障范圍內。
至于防癌險,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針對腫瘤疾病的險種。從保障范圍看,確實比重疾險要窄。不過,正因為是專項產品,除了惡性腫瘤,許多防癌險產品還提供原位癌保障,這就彌補了一些傳統重疾險將原位癌列入除外責任的不足。而且,防癌險具有費率便宜的特點,如一位30歲的投保人購買一款交費期20年,惡性腫瘤保額10萬元,原位癌特別保險金2萬元的防癌險,每年保費1000元左右,這樣的費率僅為同樣終身型重疾險的四分之一。
顯然,這兩類險種各有優勢與不足,在不同投保人眼中,難免有不同的取舍之選。那么,究竟該選哪一種?或者說,已經有了一種,是否還需買另一種?這確屬見仁見智之事。對此,保險業內人士的建議是從自身實際出發,綜合考量。
首先,從經濟角度來看,倘個人或家庭經濟狀況良好,能承擔重大疾病險相對較高的費用,不妨仍選重疾險,以獲得更為全面的保障。尤其35歲以上,擔當家庭經濟支柱者,若要對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進行投保,將風險轉嫁給險企,終身型或者可保障到70歲的重疾險是不錯的選擇。而對于普通工薪階層,特別是收入有限、保費預算不高的年輕群體,優先投保防癌險應該是更好的選擇。畢竟癌癥近年來在重疾險中的賠付率也很高,且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加上治療癌癥所需藥物價格昂貴,許多還不在醫保范圍內,對患者及其家庭是不小的經濟負擔。此時,針對性的防癌險就能使之以最低的保費投入,獲得更高的保障。
其次,對于已經購買過兩類險種之一的投保人來說,在經濟實力允許的基礎上,若將兩種產品相結合,
取長補短,也不是不可。換句話說,選擇保費低廉保障高,并可多次賠付的防癌險作為重疾險的補充,確實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某白領為自己設定年預算15000元的重疾保費,若用于購買一款20年交費期的終身型綜合重疾險,可獲30至40萬元保額。保險專家建議其在相同預算條件下,分別購買50萬至80萬元基本保額的防癌險以及20萬元基本保額的重疾險。這樣,既有效提高總體保額,同時也能兼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及其它重病保障,獲得最大補償。
此外要提醒的是,不論購買哪個險種都須注意年齡限制。對于重疾險,投保人首先需要身體健康,年齡在70歲以內。具體而言,50周歲以上買重疾險,體檢合格方可承保。45周歲以上買重疾險,有時保險公司會要求抽檢,部分指標不達標者要加費才可承保,指標全部不符合標準不予承保。由此,建議在45周歲之前購買重疾險。至于防癌險,保險公司一般把投保年齡上限限定在60周歲。因此還是要趁著年輕、健康時購買,否則和重疾險一樣,年紀一大,毛病就多,限制也會增多,可能會被險企拒保或在標準保費基礎上加費才能承保。
慧擇提示:重疾險對重大疾病范圍有明顯的限制,防癌險主要針對的是腫瘤癌癥患者。兩者的保障范圍不同,重疾險明顯保障更加全面,癌癥險更具有針對性。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您可以選擇購買重疾險與防癌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