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君你好,悄悄地問您一件事,我買了保險如果退保了,會對賣保險的親戚有什么影響?每周我在后臺都能收到幾條類似的留言,每次看到我都會哭笑不得,一方面感覺用戶的可愛,一方面也會引起我對行業的思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人情保單那些事,看看在親朋好友那買了保險,如果退保到底會有什么影響呢?
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都有兩面性,所以在親戚朋友那里買保險有優勢也有不足。我們先來看人情保單的優勢:
1.信任感
保險銷售最核心的就是信任感,所以從親戚朋友手中買保險,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起碼他/她不會騙我。
2.后續服務
在親戚朋友手中購買,很多時候是為了售后服務方便,也許理賠的時候也許還能幫自己跑個腿。
3.物質誘惑
很可能為了拿下訂單,銷售人員會給一些禮品和現金上的優惠。雖然這是不合規的,并且深藍君也比較反對,但是個別情況還是有的。
那人情保單有什么劣勢呢?在談人情保單劣勢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行業現狀:
1.從業門檻低
保險銷售人員門檻低,而且在保險公司掛職非常容易,一些銷售人員對產品了解并不是很清晰,僅僅依靠公司的簡單培訓即可上崗。
2.流失率大
與從業門檻低相對應,保險行業流失率極高,很多人在職業規劃上并沒有想得很清楚就開始賣保險,而目前國內的代理人流失率高達80%以上。
3.以推銷為主
個別銷售人員還是以產品推銷為主,推薦的產品大多數是公司里的主打產品,很難做到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
所以人情保單最大的劣勢可能是,由于情感因素的存在,會影響我們對一款產品的正常判斷。
下面我們會談談退保對業務員的影響,無外乎就是傭金收入和考核的影響。
1.退保對傭金收入的影響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前提,保險的傭金收入是分幾年發放的,靠前年的傭金最高,后續階梯遞減。
情況1:猶豫期退保
我們知道保險都有一個猶豫期,在猶豫期內是可以全額退還保費的,如果猶豫期內退保,那么保險銷售人員的傭金就一分拿不到了。
情況2:購買1年內退保
我們知道過了猶豫期退保是有損失的,而這個時候銷售人員已經拿到了靠前年的傭金,后續的傭金就拿不到了,不過幸好后面幾年的傭金很低,一般加起來也不會有靠前年高。
情況3:購買3年后退保
如果這份保險已經買了3年以上了,那退保對業務員的影響不大,目前國內退保率還是挺高的。
自從2103年壽險費率改革后,越來越多保障好的價格便宜的產品上市,很多自然會選擇退保過去的產品。
2、退保對業務員考核的影響
除了傭金的影響,保險公司還會對銷售人員有一系列的考核,深藍君查閱了一些公司的基本法,主要和一些續保率等考核指標有關。
并不是一份保單的退保就對業務員的考核有影響,如果某業務人員一個月保費為20萬,那退保保費1萬,其實對考核的影響不大。 ?
所以建議大家在購買保險之前多做一些功課,想好這份保險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而不要偷懶嫌麻煩,頭腦一熱就購買。
買完再查各種功課與資料,到頭來搞得自己心力憔悴,還得擔心退保是否對銷售人員存在影響。
深藍君也有一些好友會問某款產品好不好,就算我已經斬釘截鐵地建議對方去退保,可是大部分情況是退保會拖幾年,很多時候對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會去做。
這里面涉及到一個經濟學術語:沉沒成本。具體是指已經付出了,且無法挽回的損失(時間、精力、金錢)。 ?
現實中很多人會由于在某件事上投入了過多的情感和金錢,導致影響現在進行理性決策,正所謂傾注越多,放手越難。我們看三個例子:
案例1:A女士和渣男戀愛1年后,突然發現對方渣男的本質,這時候無論是否分手還是繼續,這1年的時間都是沉沒成本。
案例2:A女士在某一個行業已經工作了5年時間,但是越來越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如果現在選擇轉行,那么過去的的職業積累都算是沉沒成本。
案例3:A女士為自己買了一份并不適合自己的保險,每年保費支出很高,但是獲得的保障卻很少,如果現在退保會有一定的損失。?
上面是深藍君想到的沉沒成本的例子,如果我們擔心這幾年的投入而猶豫不舍,那么就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
從理性的角度講,我們的任何決策都不應該受到沉沒成本的影響,不過在現實中還是有很多人無法面對自己過去的失誤和未知的將來。 ?
回到退保的話題,我們退保的目的并不是把保障退掉,而是為了及時止損,重新獲得合適靠譜的保障。所以長痛不如短痛,避免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應該及時地回到正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