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者特點不一樣:社會信用代碼是由工商局授予給公司的編碼證書,由三個證書集合為一體,而機構編碼則是由質量監督局出示企業證件的有關證明;
2、二者構成不一樣:社會信用代碼由18位數字或英文大寫字母構成,它包括了組織機構代碼與稅務登記證號,共五個部分,而組織機構代碼則由8位數或英文大寫字母構成。
1、組織代碼是對中國內依規申請注冊、依規備案的行政機關、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授予一個在國內范疇內唯一的、不會改變的編碼標志,國家質檢總局承擔機構編碼的管理方面;
2、它好似身份證件一樣,組織代碼是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統一授予的企業身份證件。組織代碼系統覆蓋面積普遍,對領取編碼企業的資格審批也是有數字檔案資料作為憑證,可以動態追溯每一個機構的歷史發展轉變。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推行“三證合一”后頒布的編碼序號,表明公司具有一定的信譽度,具有權威的證明。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一組長為18位的用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組織身份核查的編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由國家標準委公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規章制度是以公民身份號碼和機構編碼為基礎的主體標志編碼規章制度,包含中國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國家標準委公布了強制國家規范《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編碼規則》。該規范于2015年10月1日執行。機構編碼是由技術監督局授予的證書,而社會信用代碼是三證合一。本文主要寫的是組織機構代碼和社會信用代碼區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