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傳統意義上的政府工作人員是指編制人員,主要包括行政編制人員和事業編制人員,還有少部分工勤編制人員。近年來,除了編制人員,另一種類型的人員在政
傳統意義上的政府工作人員是指編制人員,主要包括行政編制人員和事業編制人員,還有少部分工勤編制人員。近年來,除了編制人員,另一種類型的人員在政府單位的比例持續增加,這類人員就是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
什么是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
簡單來說,政府單位(機關事業單位)在現有編制人員無法滿足工作需要或者現有編制人員無法從事的專業性技術性工作的前提下,經過上級批準同意面向社會招聘的第三方服務人員。一般來說,政府單位發布購買服務崗位公告進行公開招標,社會上的一些具備相關資質的人力資源公司進行投標,中標后根據政府需求招聘相關人員分別派遣至對應部門、窗口的崗位進行工作。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與服務單位沒有任何人事關系,沒有編制,屬于外包人員。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與服務單位沒有合同關系,與自用人員存在一些區別。自用人員雖然是編外人員,但是與政府單位下屬人力資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其薪酬由財政統一核定和發放,目前正在逐步實現同工同酬,除了保險和公積金。而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是與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簽訂勞務合同,屬于勞務派遣人員,其薪酬由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負責發放,年度工資總額基本都是固定的,與自用人員相比無論薪酬還是地位都存在一定差距,不是一個概念。
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一般都是與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每年簽訂一次勞動合同或者三年簽一次勞動合同。
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待遇絕大部分都會處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基本只有編制人員薪資待遇的一半,保險公積金都是按照最低基數繳納,工資總額固定,沒有什么上漲空間,都是政府單位統一打包給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的價格。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例如江浙滬、珠三角地區,綜合薪酬在10萬元左右,經濟薄弱地區可能只有5萬元左右。
圖片來自網絡
至于前途方面,個人認為是沒有什么前途。畢竟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人員比政府單位自用人員還要差一個等級,就是純粹意義上的勞務派遣人員,比小微企業要穩定一些,不會輕易裁員。至于晉升方面基本沒有希望,不僅會受到輕視,而且還容易背鍋。政府購買服務崗位適合剛畢業沒有找到固定工作用來短期過渡的人員,要想有所發展建議還是努力考取編制或者進入企業工作,前者更加穩定,后者更有發展。
不過近兩年就業形勢嚴峻,政府購買服務崗位招聘也越來越吃香,吸引了不少人報考,甚至出現了幾十個人爭搶一個崗位的情況,也不是說隨便就可以錄用。